中文|English

博鳌亚洲论坛 2019年会

  1. 年会首页

  2. 年会日程活动

  3. 会场消息

  4. 会议简报

  5. 演讲嘉宾

  6. 会议视频

  7. 精彩瞬间

  8. 会议日程

  9. 媒体报道

  10. 官网首页

  1. 年会首页

  2. 年会日程活动

  3. 会场消息

  4. 会议简报

  5. 演讲嘉宾

  6. 会议视频

  7. 精彩瞬间

  8. 会议日程

  9. 媒体报道

  10. 官网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届年会 - 2019年会 - 会议简报

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深度报道(十一): 服务业的开放

发布时间:2019-03-27 20:57:20   浏览次数:1741   来源:博鳌亚洲论坛

3月27日上午举行的《服务业的开放》分论坛,就外资在中国服务业投资的现状、政策引导和落实情况进行了讨论。

与会嘉宾既有来自商界的安联保险集团董事会主席奥利弗·贝特、德勤公司全球主席柯睿尚、春华资本集团主席胡祖六和安佰深私募股权投资集团全球高级合伙人张曦轲等,也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北京市副市长殷勇等资深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凤凰卫视财经主持人、凤凰网财经研究院常务理事曾瀞漪主持讨论。

会上,讨论嘉宾普遍对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前景和潜力表示乐观,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感到欣慰,并期待更多的具体政策尽快落地。北京副市长殷勇在会上介绍了北京市作为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城市的经验和措施。

 

服务业现有开放程度不足,发展潜力巨大

讨论嘉宾认为,中国服务业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开放程度显著滞后于第二产业。进一步深化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水平,将有力促进三大产业和对外贸易的结构优化。

柯睿尚说,目前全球贸易的50%都来源于第三产业,只有30%是制造业产品,25%是农业出口。农业和制造业在中国对外贸易谈判中占比较高,但实际上,服务业才是全球贸易的大头。北美和欧洲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75%-80%,而中国才刚刚超过50%。因此,无论是服务贸易还是国内经济,服务业都有巨大的机会。

服务业对就业的影响不容小觑。殷勇指出,中国服务业就业人数稳步增长。在经济新常态下,绝大部分新增就业岗位来自服务业。随着中国经济重心逐渐转向第三产业,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服务业也是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改善贸易结构的重要领域。服务贸易逆差占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71%。如果世界贸易按中国、美国、其他地区划分,中国是唯一一个服务业逆差的地区。殷勇认为,服务业竞争力不强的根源,是对外开放力度不够。在WTO框架下,日本承诺开放领域的覆盖率为73%,其他发达国家约为62%,中国仅为54%,差距明显。

开放度不足,使得中国服务业诸多领域未能形成有效竞争,行业垄断挤压了外企在华的盈利能力。中国入世十几年了,部分服务业外资比重反而低于入世前的水平。奥利弗说,在中国,只有巨无霸型企业才能赚钱,资本市场往往被3-4家企业控制,境内三大保险公司占有全部行业利润的2/3,外资企业在地方行政审批、牌照获取等方面遇到困难。

李扬和胡祖六也注意到类似问题。数字显示,中国银行业外资占比从入世初的3%下降到了现在的1.6%,不仅远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外资占比的平均水平,也远远落后于中国自己制造业中的外资份额。行业竞争缺失、管制过多、行政僵化,是外资进入中国服务业的阻力。

张曦轲也指出,由于服务业具有天然的本土优势,相关领域有加快开放的潜力。尽管基础薄弱,但讨论嘉宾都认为,在世界各国在全球化问题上态度分化之时,中国坚定地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大服务业的开放,这个态度本身就令人鼓舞。去年习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金融行业十余个领域的开放,今年两会通过新的外商投资法,都为进一步落实政策条款开了好头,有望全面提升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服务业对外开放是民生事业

不止一名嘉宾强调了服务业与民生的紧密联系。

胡祖六强调,服务业不仅包括金融服务,也包括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环境保护,涵盖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引进更高质量的服务行业,其实正切中了中国“中产阶级焦虑”的核心,将极大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奥利弗认为,外资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有利于维护中国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在养老金管理等领域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李兰娟着重回顾了医疗卫生领域对外开放的进展。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医疗卫生行业的需求日益突出,社会办医,外资办医将成为公立医疗机构的有益补充;“国九条”新政,则为博鳌超级医院这样的新项目提供了试验土壤,境外最新的医疗设备和药物可以在境内开展试用,收到了良好的反馈。

 

服务业对外开放需“软硬兼施”

被问及如何吸引外资进入中国,李扬提出了一个“三段论”。首先是制度和政治承诺,随着大批改革开放的政策被提出、被强化,在确立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规则等方面已经有了明显进展。其次是营商环境,即社会和文化等软实力。在政策限制逐一取消后,如何完善配套措施,包括实现更为便利的资本项目兑换等,避免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运营离岸业务,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第三是监管,由于服务业没有实体,对主管部门的监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鼓励发展和防范风险如何两全对监管机构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李扬指出,外资企业遇到的问题,也是民营资本遇到的问题,国民待遇应是全面而完善的国民待遇。

张曦轲补充说,服务业的监管不在于严或松,而在于一致与可预期。所有市场主体须内外一致,避免朝令夕改,外资在中国服务业的投资将非常值得期待。

在谈到与内资企业合作时,奥利弗提出了三方面的重要考虑:一是稳定长期的伙伴关系,二是透明的控制权,三是清晰的准则。他尤其欣赏北京市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的努力,对外资企业非常具有吸引力。

 

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北京经验

北京作为全国唯一的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城市,在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殷勇用5、9和177三个数字进行了概括。

5,即5个维度的基本思路,包括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实行更完整的服务业负面清单,打造特定区域的服务业开放高地,统筹对外资和民资开放,更加注重竞争软实力。

9,即9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包括京津冀一体化、改善营商环境、医疗、养老、教育、体育、文化等行业的综合开放措施。

177即177项改革开放措施,其中许多措施都是全国绝无仅有的。仅仅是过去一年,北京就将注册企业的平均时间从23天降到5天,获得电力供应的时间从几十天压缩到不超过15天,且一定容量下全额免装机费。此外,作为支柱产业的金融业和科创企业,北京在行业明显聚集的西城区和中关村等地实现政策先行先试,针对各自发展出台相应的政策,包括对初创企业的补贴,对外籍专业人士提供居住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