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晚,博鳌亚洲论坛15年历史上第一个体育分论坛—“体育产业:下一个风口”如期举行。
上海篮球俱乐部董事长姚明、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董事长黎瑞刚、腾讯公司副总裁陈菊红、曼彻斯特联队执行董事Richard Aronld、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等嘉宾参与其中。
本场分论坛的主持人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斌,一开场,张斌便妙语连出。他先说:“来让姚明上台坐在中间,标注一下博鳌论坛历史上第一个体育分论坛的高度。“随后他又说,这场分论坛就好比一场篮球赛,姚明的到来会让论坛打三个加时赛。结果,预期10点结束的分论坛,10点40左右才结束。一起来看一看,这场“拖堂”的分论坛有哪些精彩。
徐徐微风到狂风大作,体育产业风从哪来
风口是描述资本力量、投资场景时经常用的一种表述。如今用在体育产业上,有很大的暗含意义。对此,主持人张斌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体育产业真的已经站在了风口之上,那么风从哪里来?
张斌先把问题抛给了姚明,他说:“从46号文件出台以后,体育产业从徐徐的微风,变成狂风大作了。未来的体育应该从独轮驱动,变成四轮驱动。原来独轮驱动由国家投资,进行集中训练,最后有成绩回报社会。而四轮驱动是指政府、市场、社会、球迷共同推动一辆新的越野车往前走。四轮驱动的控制系统一定比独轮车复杂得多,从结构上我们要考虑很多复杂的管理理念,管理理念背后的组成构架,适应新情况下的变化。”
46号文件即2014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指出,中国体育行业的政策目标是2025年整体规模将达5万亿元。而从目前的1万多亿元到10年后的5万亿元,意味着将实现整体400%的增长空间,而年均增幅将达到约40%。
随后,去年花80亿买下中超5年版权的黎瑞刚回答说:我的感觉是风才刚刚开始,而这种风并不仅仅由资本力量促成,它是整个市场的总需求在勃发的一种体现。再加上政府对于体育的推进,风势必会来。
江和平则说了一下他在体育风口上的感受,“风太大了,我感觉央视的大楼都摇摇晃晃了。国务院46号文发了以后,中国体育市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前九年体育产业风平浪静,中央电视台所掌握着很多赛事资源。风一来,类似于腾讯、乐视等形形色色的平台都来了。在风口上,央视下一步一定是迎着风口上,而不是借着风口躲,躲不过去,只有迎着风向前闯才有生路,否则我们的路就很难熬。”
曼联执行董事Richard ARNOLD则说:“曼联开始和中国有各种各样的合作,这是风来了的一个很大的标志。46号文件涉及面非常广,我希望在政策的影响下,6、7岁孩子能在球场上踢球。曼联曾经有了一个中国球员,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中国成员能够跻身曼联。”
供给侧改革:NBA有圣诞大战,CBA也要有春节大战
那么体育产业的风吹向了何方?嘉宾们的回答很一致,那就是“改革”。
陈菊红说:“46号文里面有两条基本的原则,一是要改革创新, 希望政府简政放权,第二就是要发挥市场作用。在跟NBA合作这一年里面,大半年里面还是体验了一个国际上一个优秀的联盟怎么运转?重视版权和明星球员,这个是NBA给的最大启示。从媒体的价值出发,对于CBA和中超以及其他的利润来说,我们都有一套可复制的经验。所以在这个产业里面,希望能够上下游联手,让国内职业联赛更专业化。“
黎瑞刚觉得,风应该吹向体育产业化改革以及简政放权后的市场化运作。“80亿拿下中超版权仅仅是一个开始,代表中国体育在这个瞬间的压强高度。但中国体育还有一个漫长的爬坡过程,产业化的体系不是拿数字可以解决的,数字背后要有体育产业体系化的运营才能支撑住。80亿代表价格背后的价值,也需要一整套体育产业化的改革、市场化的运作才能把价值实现。”
另外,讨论中,江和平抛出了一个问题。他说:“美国NBA为什么能够打圣诞大战,CBA春节为什么没有比赛?职业联赛能不能在春节期间能继续打呢?有效供给不足,社会需求又旺盛,这就是供给侧的问题,怎么填补?”
对此,黎瑞刚表示,NBA美国节假日是打球的,英超圣诞节是比赛的,国外比赛特别是大型赛事都放在节日或周末,核心的问题还是要让职业联赛市场化,让市场的力量和资本进入,真正把联赛当成产品来打造,满足受众、市场的需求。这时候广告、付费会来了,各种机会都会来,产业才会正向发展。
而姚明则说,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春节期间,CBA季后赛也存在这个问题。很多季后赛同一天同一时间一天举行,球迷往往顾此失彼。我们可以经过调整,错开一些热门比赛的时间,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就增加了供给。但是俱乐部不能自己定,我们希望俱乐部有更大的话语权和更多的联赛主体认同感。
体育赛事直播必将走向付费
分论坛上,嘉宾们还集中讨论了体育赛事付费直播的问题。
目前腾讯已经尝试付费直播NBA,这一问题,腾讯陈菊红比较有话语权,他介绍称,“从我们的经验来看,要做付费,还是需要赛事本身有比较大的用户基础,同时它也是稀缺资源;第二,我们有一个好的发现,那就是体育用户对收费价格不敏感,粘性强,续费比较容易,这让我们觉得收费这件事将来还是有前景的。”
黎瑞刚则从付费电视的发展角度解释了中国体育赛事付费转播的困局。他说:“中国的电视发展跳过了付费电视阶段,我们到今天为止有线网络和有线电视都是免费的,根本谈不上付费收入,这个是跟我们产业格局和历史政策都有关系。”
对于付费看直播,他觉得希望在移动端,“移动端用户群呈年轻化,他们在网络游戏等网络体验中间已经养成了付费的习惯。所以移动端内容的获取,付费是趋势,体育首当其冲的。因为体育的特点是直播特性,体育赛事过后回放价值就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