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首页分论坛会议动态会议简报演讲嘉宾会议视频精彩瞬间会议日程 官网首页 English

【长消息】意大利面还是中国面?重量级嘉宾解读中美投资协定

发布时间:2016-03-27 10:47:41 浏览次数:1358

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中美元首同意强力推进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加快工作节奏,以达成这一项互利共赢的高水平投资协定。

2015年,包括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FTA、REC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在内的各类贸易协定取得重大突破,自由贸易区也取得重大突破。专家称,目前国际贸易格局犹如纵横交错的“意大利面”。

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中美投资协定将对世界经济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有观点认为,推动中美 BIT,是朝实现中美自贸区(FTA)方向迈进的关键性步伐。对中国而言,则犹如二次“入世”。

中美BIT 谈判进程有何影响?规格究竟有多高?产生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以下是“中美投资协定”分论坛上的“干货”。

中国商务部前部长陈德铭:如何看待中国国有企业是谈判最大问题

陈德铭首先指出:根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与投资相关的贸易协定有3700多个。“如果有个世界多边的投资协议,对于振兴全球经济非常利好。”

陈德铭称:中美投资协定已经体现出了一定的高水平。“从13年开始,我们承认可以按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这样的模式来谈。也就是说还没有来投资,就享受东道国的投资者待遇。”

针对投资者保护、公平竞争,环境、劳工、透明度等媒体关心的问题,陈德铭称:在谈判中,非常注意在保护投资者利益和保证东道国治理权之间取得平衡,并确定了国际法下的国际第三方仲裁的原则。

对于中美投资协定的意义,陈德铭指出:“中美达成协议,将有利于多边的碎片化的投资协议,这对世界的经济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最后,他指出:“美国也要对中国更加的开放市场,不仅是在市场准入方面,也在很多其他的审核方面,要更加的透明。”“中美之间不是零和的游戏,我们有矛盾的一面,但是我们之间的贸易投资谁也离不开谁。” 

陈德铭提出:在双边谈判中,如何看待中国国有企业非常重要。“OECD对于国有企业有非常严格的定义。在竞争领域,政府要对国有企业的资助要严格分开来。在公共服务领域,是允许国有企业进行政府财政补助的。TPP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些更多的讨论。”

对于主持人提出的“意大利面”比喻,陈德铭引用了中国面点文化回答。“北京国贸大概将近一百种点心的面条,大概有一半的面条是没有汤的。但是我们讨论经济的时候,还是要倒点汤。面条老不倒汤就不好吃了。”

纳斯达克主席 Merit-JANOW:BIT是最终通向FTA先决条件之一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有限责任公司主席 Merit-JANOW曾作为美国的副谈判代表参与中美投资协定谈判。

他指出: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框架相关规定中,最关键的是非歧视的原则。无论是中国的企业走出去,还是美国企业到中国来投资,目前还有很多投资方面的规则是不清楚的。

对于BIT和FTA之间的关系,Merit-JANOW认为:BIT不一定是FTA跳板,但是BIT可能转到自由贸易区。“通常情况下,两者之间需要有个非常全面的投资保护框架。所以BIT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是个非常有用的步骤,是最终通向FTA的先决条件之一。”

Merit-JANOW表示:“中国投资者在美国,跟法律打交道的时候,变得越来越有经验,越来越游刃有余了。”同时,他建议中国投资者遇到与美国政府间的争端解决时,并不一定要走打官司这条路,也可以向仲裁中心寻求救济。

洛克菲勒金融公司总裁Reuben JEFFERY III:资本市场和全球贸易投资是互补关系 

洛克菲勒金融公司总裁、CEO、美国负责经济事务的前副国务卿 Reuben JEFFERY III也参加了本场讨论。他曾在布什政府担任国务卿,并参加了当时的谈判贸易代表团。

Reuben JEFFERY III强调了一个观点:“为了实现自由开放的资本投资,与之平行的是自由的开放的贸易投资。”他认为:资本市场和全球贸易投资可以说是互补的。因此双边贸易投资协定,最重要的就是公平、平等和透明,方便企业控制并做出投资决定,对包括投融资领域在内的各行业都有好处。

对于中美投资协定的负面声音,他表示:在美国,一些政客因为政治目的而任意的指责。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因为政客一讲,就变得不好了。

“所有魔鬼都在细节当中。”Reuben JEFFERY III表示,在具体的市场开放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具体细节的问题。这些才是我们需去逐步解决的。

“毫无疑问,不管是出于就业、经济增长,还是技术转让等各种各样的原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投资协定是双方都愿意看到的。”

美国安利公司总裁 Doug DeVos:最大的风险来自政治意愿的减弱

美国安利公司总裁 Doug DeVos首先强调:对于安利来说,中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双赢的关系。“我们有1/3在中国,一半在亚太地区。”

同样,他认为中美的BIT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我们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主权和习俗,同时我们也希望得到公平的对待,作为企业,这是我们在世界各地投资希望获得的。”

他坦言:在安利刚刚进入中国时,由于商业模式和文化差异,曾经碰到很大的困难。所幸的是找到了很好的合作伙伴。

对于跨国公司本土化,Doug DeVos建议称:“应该用一种非常创新的方式才能生存下去。不论是外国企业在中国,还是中国企业在国外,都是一样的。”

对于中美投资协定,Doug DeVos称:一些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恐惧,往往会影响大家的判断。“我认为最大的风险,是政治意愿的减弱。”

振华重工总裁宋海良 :期待高新技术审查方面的突破 

振华重工总裁宋海良称:很多美国的企业家常误解,认为中国不太需要美国的投资。实际上恰恰相反,是非常非常的企盼。中国企业在进入美国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劳工、法律这方面的问题。

对于中美投资协定,宋海良认为中国企业负面清单这一部分更加清晰、更加的具体化了。

宋海良表示:非常期待高新技术审查方面的突破。“像自动化码头、高端海工产业、高铁,像我们重大的大型的桥梁,中国有自己的优势,美国也有它的优势,如果投资上能够打开,对于双边都有非常大的好处。“

他强调:追求效益和推动经济的发展这一点上,中美企业家是完全一致的。中美两国企业家都非常企盼BIT能尽早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