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4日上午,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开幕式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了主旨演讲。李克强表示,中国经济要行稳致远,不仅要平稳,更要有动力,起码有三个方面的动力。
首要动力来自改革开放。李克强表示,中国政府将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市场活力,使更多的人力、人才资源能在市场空间里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与此同时,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李克强表示将全面推开营业税增值税改革,这是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这个举措不仅意味着给企业减税,而且政策取向是支持服务业,尤其是研发性服务业发展。同时,这一改革还有利于统一税制,让财政税收体制更加公开透明,便于社会监督。中小企业会从中得到更多的好处。
在金融领域,李克强表示会推动全方位监管的改革,更有利于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还在探索怎么用市场化的办法进行债转股,逐步降低企业杠杆率。李克强宣布,今年要择机推出“深港通”。
李克强说,中国将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推动汇率市场化,但是绝不会用贬值来刺激出口。
第二个方面的动力来自于调整结构。这是经济转型的关键。李克强说,要积极发展新经济,大力培育新动能,改造和提升传统动能,形成发展的“双引擎”。在推进过程中,去产能是做减法。另一方面,要做加法,要培育新的增长点,发展新经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这就需要进一步发展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
李克强表示,中国还在城镇化加快发展进程中,这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所在。这方面基础设施投资,尤其在中西部的有效投资需求还很大,这有利于为消费升级和民生改善排除障碍、优化环境、创造条件,也有利于农业现代化。
第三个动力来自改善民生。发展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民生改善上。反之,民生改善带来的就业增加也会促进消费,有效拉动经济增长。正所谓民生倒逼发展,发展检验改革。
李克强表示,中国经济升级发展,是自身提高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亚洲的机遇、世界的机遇。亚洲许多国家是中国的近邻,中国的发展首先应该惠及亚洲国家。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首先应该面向亚洲国家。李克强说,未来五年,中国进口商品会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6000亿美元。同时,中国将实施数百项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这个过程是开放的、共享的。他呼吁在座企业家抢抓机遇,大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