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文化分会
发布时间:2013-04-10 11:14:14 浏览次数:732503 来源:博鳌亚洲论坛
主持人:
好莱坞中美电影节组委会主席 苏彦韬
美国电影导演、编剧、电影音效设计师 李察﹒安德森
“川制作”导演兼总裁 陆川
美国鲁迪摩根集团总裁 安德鲁﹒ 摩根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王中军
制片人 张纪中
主要观点:
·今年的娱乐,是明年的文化
·国际化不是把电影卖出去,而是国际化的管理理念,各个分工的专业化
·语言是电影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问题
概要:
未来电影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与会嘉宾认为,电影娱乐化是必然的趋势,娱乐化会带来对电影本体的冲击,电影的最终宗旨就是要娱乐大众,观众只想看感兴趣的故事,对于技术层面他们不那么感兴趣。安德鲁﹒摩根指出:“今年的娱乐,是明年的文化”。他以李小龙的电影为例,认为40年前的李小龙电影不是讲文化,但现在觉得李小龙的电影成为了文化。
如今的中国电影在国际化的道路遇到不少挫折,王中军指出,国际化不是把电影卖出去,而是要拥有国际化的管理理念,各个分工的专业化。他认为中国电影国际化不是内容走不出去,而是公司实力和营销渠道没能让电影走出去。而分工的专业化指导演、制片人、电影公司老板等,每个角色的分工明确,制片人尊重导演的电影文化,导演在制片人的预算要求下拍电影。
对于电影在国际化过程中碰到的东西文化问题,嘉宾认为语言是核心问题。安德鲁﹒摩根指出,有两个简单的障碍证明美国人为什么不愿意看中国的电影。第一是美国人非常懒,他们不愿意读字幕,只喜欢看英文的电影。第二是美国人不喜欢看到电影嘴唇、语言和文字出现速度上的脱节。因此拍摄全英文的电影是中国电影走入美国市场的方法。